王鐘的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0月14日02版)
  這些天,一個初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段子走紅網絡。在很多網絡文章的結尾,出現了這樣一句話:“於是問題來了,挖掘機技術哪家強?”有心者不難找到這句話的出處,那是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的廣告詞。更有好事者找出藍翔技校代言人、演員唐國強出演的宣傳片。該片採用令人震撼的人海戰術,片中唐國強帶領成千上萬的藍翔技校學生自問自答:挖掘機技術哪家強……
  段子流行到現在,不難識別出它的走紅,是藍翔技校一場成功的營銷。這所堪稱全國最知名的技校,其品牌營銷表現歷來可圈可點。除了挖掘機之問被譽為“最接地氣”的營銷,它曾經還登上過《紐約時報》——因所謂“軍方背景”被推測為“黑客搖籃”,藍翔技校以其神秘的想象空間為公眾熟知。甚至,傳統意義上的負面新聞,也被藍翔拿來擴大知名度。網傳該校副校長帶領學生跨省跟校長岳父打群架,被調侃為“上頭條技術哪家強”。
  不過,當營銷成為一種“現象”,並且受到追捧時,就不僅僅是營銷了。大量網友自覺轉發段子,為藍翔造勢,除了“搞笑”的因素之外,也表現出社會心態上的認同。比如,有網友評價:如果說清華北大是少林武當,屬於主宰江湖秩序的傳統名門正派的話,那藍翔就堪比明教,依托的是貧下中農,走的是底層路線,卻能迅即壯大,甚至直接挑戰精英主導的江湖秩序。不錯,藍翔式營銷不走“高大上”的精英路線,甚至利用一些人的反精英心態做文章,如在另一些橋段中,北大、清華的學生到藍翔“偷師學藝”,還被藍翔的老師調侃“丟不起藍翔的人”,卻依然獲得認同,也算是一種“逆襲”成功。
  “挖掘機之問”的流行,在於其抓住了“草根”的心理需求。他們是社會轉型時期的底層、弱勢群體,曾經被稱為“沉沒的聲音”,但是,在互聯網時代,他們的聲音也可以崛起,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表達出來。如果粗略地做一番觀察,會發現,藍翔受眾的基本面大概是成長在城市底層或者城鄉結合部、農村的青年。他們脫離了農業社會的各種束縛,成為新一批城市人,可他們又在城市文明中找不到固定位置,成為發展浪潮中的浮萍。他們通常沒有受過精英教育,中等職業教育是他們未來發展的較好通道。他們希望通過一技之長安身立命,希望獲得更廣泛的社會認可,可有時也不得不以叛逆不羈的形象示人,在亞文化與主流文化間徘徊著。
  即使在藍翔所“挑戰”的青年精英群體中,也不乏對“挖掘機之問”的推崇者。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,卻因為房價、戶籍等客觀原因,很難在大城市裡找到自己的安全感。他們中不少人轉而產生了“屌絲心態”,這不光是出於對邊緣“草根”的同情,也是對自身命運的不滿足感。
  可能有人會覺得,“挖掘機技術哪家強”這樣的問題,並沒有明確的訴求,不足以代表青年的立場。不過,恰恰因為這類青年的話語空間被擠壓,他們更樂意以“解構主義”的姿態表達立場。對一些青年來說,他們認為自己面臨一個模糊的前景,很難看清未來的發展空間。他們一邊忙於應付複雜的當下,一邊以自己習慣的調侃的方式來釋放壓力。在這裡,“挖掘機”更像是一種隱喻,表現出他們對未來確定性的渴求。  (原標題:“逆襲”中的挖掘機之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c10ecuw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