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紫檀饕餮竹北買屋紋束腰大條案局部
月外接式硬碟曼清游圖局部
喜歡宣明典居隨身碟紫檀藝術傢具的人,大多都是衝著傢具的雕刻藝術。很多人想知道:宣明典居的雕刻究竟好在哪。
其實好與不好是相對的,何況審美見仁見智。宣明典居的雕刻雖然被很多行家稱為藝化療副作用術,雖然每件傢具的雕刻不論構圖還是表現手法都傾註了很多心力,但仍有可提升空間。因此只能就宣明典居創作時特別關註的三個方面作介紹:
一、租房子深入挖掘傳統傢具文化的精髓,將其放大。
還是很多年前,我見到一個明代黃花梨摺疊式鏡臺(註1)。鏡臺上的螭紋極簡單卻極美,寥寥數筆勾畫出螭龍虎形龍相、威武勇猛的特征,動感十足,非常傳神。後來我又多次去看這款鏡臺,每次再見仍會有莫名的感動。
在我記憶中,曾經的東陽木雕也是很生動傳神的,只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耽於富麗堂皇,錶面上雕工越來越複雜,可內在的東西卻越來越少,看上去總感覺有些印刷品的味道。
美是相通的,木雕藝術與其他藝術一樣,關鍵在於傳神;美的表達不在於有多少工,而要看用了多少功。工和功是不一樣的,前者是技術,後者是藝術。
中國木雕傳承千載,生命力可想而知,廣有精華是一種必然。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發現這些精華所在,將其推廣,這是對傳統最好的繼承。
二、在傳統雕刻中註入對生活的細緻觀察。
傳統木雕大多有固定模式,比如:柳條是在芭蕉葉上刻出刀痕,樹幹的紋路則是魚鱗紋似的排列等等。這些跟我們的生活體驗完全不同,可人們因為習慣所以接受了。
我們無法評價這樣雕刻對與不對,但這樣雕刻出來的作品確實不美。可以想象,原本通透生動的畫面,如果被芭蕉葉遮住,會不會顯得窒悶;鐫刻著生命狀態的樹幹如果變成整齊的魚鱗紋,會不會感覺獃板;不同距離、不同位置的光影如果沒有層次,能不能產生立體感……
美往往與現實緊密相連,離開了現實,美就失去了生命力。
當木雕面臨從工藝品向藝術品進步時,作為雕刻師應該學會用藝術家的眼光去發現潛在於生活和自然的美,並將這些美創造性地再現於作品,而不是僅僅專註於雕刻技法。
三、在作品中融入創作者的思想。
木雕師從藝之路與其他藝術一樣,也是從模仿入手,最原始的追求就是像。然而這隻是起步,當像不再是問題後,就要有更高追求,那就是氣韻生動。氣韻生動是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靈魂,是藝術的最高境界,也應該是我們畢生的追求。
僅僅滿足於視覺審美的作品是打動不了人心的,能令人感動的是作品的靈魂。這個靈魂,就是創作者的思想。
常看到一些作品雕得很深卻沒有立體感,雕得很細卻匠氣十足。究其原因,在於缺乏對生命的觀察和感悟。其實不用觀察也會知道,任何生命都是變化而不是靜止的,不同的生命狀態不可能完全一樣。只是要想通過作品來表現,就需要對過程和狀態進行細緻觀察並用心感受。藝為心聲,只有觀照著創作者心靈的作品才會有深度,才會有生命力。
通過介紹,愛好者可能會發現,宣明典居的雕功並不神秘,只是多些用心。這裡有一點要說明:高超的技法雖然不一定雕刻出好作品,而好作品卻離不開高超的技法。前面三項內容,均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。文/豁達
【註1:見王世襄著《明式傢具研究》戊28、摺疊式鏡臺】 (原標題:以藝載道話雕功——首解宣明典居雕刻之謎 典藏紫檀藝術珍品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